找到相关内容2949篇,用时9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隐喻文化学》第八章 宗教的必然是象征的

    人类的眼中,人与自然万物是浑然一体的。正是在万物一体的意识水平上展开自己的心智萌芽的。由于自身身体运动、生命的观察体验较之身外之物的观察体验具有优先性、直接性、频繁性、深刻性的特点,所以,人类心智的最初萌芽表现为自身的关注。身体不仅成为的第一个认识对象,而且成为认识其它事物的媒介,成为人类最早的“语言”。最初赤裸裸地站在世界面前,他理解世界的唯一媒体或途径是他的身体。人们用身体来理解...

    赵维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191579.html
  • 良知与人性的进化

    性恶说和性无善无恶说,其中性善论是主流,阳明致良知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论述和发展的。他的良知说可以理解为人性净化说,是关于发明本心的学问。研究阳明的良知说人性的净化和回归有着重要的作用,这也是本文要...,孟子认为人的先天就有的不学而能、不虑而知的良能、良知是恻隐之心、羞恶之心、辞让之心、是非之心的善端,由此四端产生仁、义、礼、智的道德规范,这些道德规范就是一种约束,是的心灵的约束,是意识中产生...

    聂瑞国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291604.html
  • 马一浮国学观及其特色

    大异其趣,重在从精神上总体地掌握经典的意义,而不耗力于文字声韵篇辞文献等细节。但马先生在文献工夫上也并不轻忽,引文析义,十分严谨。如上文引述他批评语根云者,即可显示他在文字学上是有见地的。论释经义...莱布尼兹为代表。前者谓科学知识,尤其是实验科学,皆由经验之分析归纳来,固如马一浮所批评,不仅骛外求索,而且正像理性论者它的质疑:经验,特别是感官经验,乃是个别的、偶然的,具普遍性必然性的科学知识岂能建立...

    龚鹏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5791640.html
  • 我认识世界 ——冯契广义认识论的一种解读和引申

    第360页)——这是从“物”之理层次上讲的。另一方面,的意识,“不仅要把握人性本身,还要自然界及其秩序进行认知和评价。”(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》第360页)——这是从认识能力的层次上讲的。   ...的结果,就是有利的、有价值的种种可能性实现……”(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》第345页)这样的“价值界”实际上是实践的结果,而不是纯粹认识的成果。在这样的价值界中,达到的是形下的智慧,而不是形上的...

    刘梁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592084.html
  • 论王船山的天道观

    哲学的集大成者,王船山天道的考察可谓别开生面,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洞见,值得我们关注。   在船山看来,天人之际是最源始的经验现象。分析地说,天人之际包含了天、、际三个环节。但是,天人之际实际上...的在场,“天地始者今日也,天地终者今日也”则是说,时间的追问不能撇开,不能脱离天人之际的视域。撇开而虚构时间的始终,这在船山看来是十分蠢愚的事。离人而言时间,必然导致时间的抽象化。首先,时间...

    刘梁剑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692086.html
  • 关于姓名文化的宗教审视

    力量某些人、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。弗雷泽在其著作《金枝》中把巫术断定为“一切具有人格的对象,无论是或神,最终总是从属于那些控制着一切的非人力量。任何人只要懂得用适当的仪式和咒语来巧妙地操纵...名字就会运用巫术加害自己”[6]。在西非沿岸,“存在着与其名字之间的实在的和肉体上的联系的信仰……使用人的名字,可以伤害这个……帝王的真名始终保持秘密……”[7]涉及到谁的名字,这就意味着谋害他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092099.html
  • 冯学成:《中庸》说要第四讲

    ,他自己都说过有些事情他也做不到,佛都有无可奈何的事情,更何况我们这些世间的凡夫俗子呢?   “故君子语大,天下莫能载焉,语小,天下莫能破焉。”知识的追求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,爱因斯坦说过“已知的...不及,过了就不善,不及也同样是不善,不善就是恶!   我们很多“君君臣臣、父父子子、夫夫妇妇”都已经耳熟能详,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见解,但“君臣、父子、夫妇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君,当皇帝的要像当皇帝...

    冯学成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392106.html
  • 一念之间(下)

    妻见到亦提笔道:   “是君心绪太无聊,种了芭蕉,又怨芭蕉。”   生:每个人都有情绪,那该怎么办呢?   师:要好好管理它!可以适度“表达情绪”,但不要“发泄情绪”。例如-太   太不...   一、反省今日,“做事”是否尽忠职守?如有摸鱼、抱怨、批评等,今日您   就事“不忠”, 当忏悔!   二、反省今日,“做人”是否言而无信?如有不实、欺骗、借口等,今日您   就“不信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092390.html
  • 一念之间(中)

    心中“不平”;其内心不平,故有许多抱怨、不满! 因而与相处,“不易和谐”,造成人际关系的疏离;事处理,“不愿承 担”,致使工作效率偏低。如此,一切皆不如意,而感到人生坎坷! ...安排及捉弄 ,而是自己不正确的观念所造成! 所谓“错误观念”,可分六大部分来探讨: 一、消极的态度-有此观念之,这辈子任何事的看法,皆是消极且悲观;做 所有事...

    释达观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03192391.html
  • 熊十力朱、王《大学》“格物致知”诠释的整合

    格物穷理 致良知   作者:赵卫东(1970-),男,山东寿光,哲学博士,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。   朱熹与王阳明都与《大学》有极深的渊源,但朱、王《大学》的看法却有极大分歧。...天壤之别。知识是形下之用,而良知则是形上之体。朱、王二,一个诠释为用,一个诠释为体,这是两“格物致知”诠释不同的根源所在。(二)与第一点相应,朱熹认为性即理,承认客观外在之理的存在。王阳明继承...

    赵卫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3165693581.html